Your Best Partner

一个人最大的内耗,是执迷于确定性

浏览: 时间:2024-09-18 分类:前沿洞见

人生努力的意义,到底是什么?


快乐?有钱?不管怎样,人生不该追求确定性,执迷于确定性,就会带来内耗。

有句话说得好,自由是全部问题,也是所有答案。

虽然自由无法被定义,但值得我们去探索。

在追求自由的过程里,我们思考的工具是什么?我们行动的目标是什么? 如何从理解近代自由?

苏德超教授从西方哲学视角,为我们解读近代理智自由、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。

以下为苏德超教授哲学课程内容整理。

一、你到底在追求什么?

在西方文明追求的六大价值中,真、善、美是我们据以判断的观念,是我们思考的工具;自由、平等、正义是我们据以指导行动的观念,也是我们行动的目标。

1.据以判断的观念

①真

思考问题一定要求真。

瑞–达里欧提出要“极度求真、极度透明”,因为极度透明可以降低交易费用。企业存在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,因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非常低,在交易费用降低之后,真相就更容易出现。

从哲学上来说,真就是“符合”。

比如,我说了“我站在投影面前”,这句话就是真,因为“我”就站在投影面前,这其实是一种常识观点。

而从另一个观点来看,“我站在投影面前”是一句话,而“我”站在投影面前是一个事实,一句话和一个事实怎么符合呢?

我站在这里,我和投影处于“……在……前面”的关系之中,这句话就成立了。

事实就是一把尺子,用这把尺子测量我说的话,通过比较是符合的,所以会认为它是真的。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话题,但实际是错的。

为什么是错的?

比较两句话符合不符合很容易,因为它们在同一个范畴之内。而一句话与事实怎么判断符合不符合呢?

我们对符合的判断都是在大脑中进行的,但我们不能把事实运进大脑,进了大脑就变成了一个思想,就一定会表达为一句话。

所以,我们判断一句话真不真,只能把这句话和另外一句话放在一起。

我们比较的永远是两句话之间的关系,从来没有比较“话”与“事实”,而且也无法比较。

事实在外面,而比较在大脑里发生,虽然“真”符合了大多数人的想法,但从程序上面临极大的困难。

我们可以在大脑里对两句话进行比较,但不能把大脑中的东西和大脑外的东西进行比较。如果比较是在大脑外面发生的,那就表示比较不是一个思维过程。

但比较的确是一个思维过程,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些困难,也造成了一些麻烦。首先是哲学上的麻烦,还会有一些实现的麻烦,特别是对于科学,有些科学我们永远不知道它符不符合。

罗素就是这样说数学的,我们既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,也不知道它真不真。

我们教孩子的时候也会碰到这种情况,他觉得他说的是“真相”,你觉得他说的不是“真相”,因为大家把外部信息放进大脑之后,就会产生形变。

我们在先的观念会污染我们的外部信息使之变形,我们比较的永远是两个变形的东西。

真有两个代表性概念:一个是外部世界是真,我们把我们的话和它相比较;另外一个是我们想“什么是真的”,什么就是真的,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。

宗教的第一阶段大都是唯心主义,而宗教的最后一个阶段既没有唯心主义,也没有唯物主义。

因此,有思想家认为,人生境界的最终阶段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。

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主张,也认为人的角度和世界的角度是完全一致的,完成了的自然主义跟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相等。

抛开这些哲学争议,在日常生活中,无论如何,我们应该把一切判断建立在“真”的基础之上。

②善

善,怎么理解?

我先出道题(哲学问题,非生活问题):你在野外,遇到了一只流浪猫,它奄奄一息,快饿死了。而你会游泳,你也知道给它抓一条鱼,它就会活过来。请问你愿意下河给它抓一条鱼吗?

从哲学意义上说,猫的生命和鱼的生命应该是一样的。如果为了救一条生命牺牲另一条生命,这不是善。

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,作为leader,你所有的原则背后应该没有冲突的地方,如果有冲突,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,这就相当于左脚绊右脚,肯定会摔跤。

那答案是不是一定不愿意呢?

不一定,如果你愿意,也可以给愿意提供理由。

重要的不是立场而是理由,没有理由的立场就是耍流氓。

苏格拉底认为:所有人做任何事都是出于“善”意的,没有人有意犯错。

没有人在错误的意义上去干一件事。孩子为什么会和家长吵架?因为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,他是对的。

我举一个例子,哥哥带弟弟出去玩,和别人打了架。你问哥哥怎么回事?哥哥不回答。又问弟弟怎么回事?弟弟也不说。你是不是瞬间觉得弟弟不好了?弟弟怎么能跟哥哥一样,这样弟弟会被哥哥带坏。

但你没想到弟弟不说话背后的意义:其实他面临着纠结,一方面是亲子关系中的服从,另一方面是兄弟关系中的忠诚,他在两种关系中选择了兄弟关系。所以他没错,也是出于一个善良的动机。

所以,没有人有意犯错,大家都是在对的意义上的一种行为。

在刚才的例子中,弟弟不告诉真相,错在哪里?他不知道哪个价值更重要,是对父母的服从更重要,还是兄弟的忠诚更重要?

对于我们也一样,在具体的场景下可以排个序,但大人的排序和小孩的排序可能并不一样。

③美

一般而言,美完全取决于我们人体,取决于我们的感性。

它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,地位并不高,因为它和我们的身体联系在一起。

美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,因为人都是有身体的,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关系,我们的身体要陪伴我们一辈子。一个人美,没有错,能满足我们感官的享受。

美与真、善的结合,中西方都有这样的形象,大家希望用真和善去统治、去规范,否则美就会失去约束。

2.据以行动的观念

自由,包括liberty(政治意义上的自由)或freedom(哲学意义上的自由)。

生活中,我们更多在讲政治自由,哲学自由讲得非常少。

平等,我们认为更重要。在我们的文化中自由很难,平等也很难。因为平等意味着个人价值,一个人不比一个人多,也不比一个少。

真正的自由需要用平等去保证。

正义,是整个社会的目标,个人不需要追求正义。正义一定是人与人的关系。一个人在荒岛上,哪还有什么正义?

3.与西方价值观的对比:孔子之“心安”

中国在先秦之前对真还有追求,但经过秦汉之变后,对纯粹之真的追求就开始削弱,科学精神也开始削弱。

秦国为什么会被称为“虎狼之师”?其实有一定道理。

孔子说:“郁郁乎文哉!吾从周。”

周代,作为贵族,首先是血统的高贵,还要有知识,能传播文化,格局也要大。但商鞅变法之后,为了迅速富国强军,贵族的定义就变了,以军功作为贵族的评价标准,从此读书的贵族就少了。

学校教的东西和社会上推崇的价值观应该不一样,比如民间对兵法特别推崇,对权谋阴谋特别喜欢,但在学校不应主张这些价值。

马斯克曾经批评过中国人:内耗太多,总把精力花在了怎么应付人的方面。为什么不把精力用在自然方面呢?我们最大的资源不能对人而应该来对事。

如果把一个文化比作手机,手机上的APP就相当于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人群。

有些APP首先想到的是抢占手机的电源,在电力分配的时候战胜其他APP;有的APP首先关心的是怎么让手机更快地找到充电口。

用更通俗的话来说,就是先把蛋糕做大,而不是考虑蛋糕怎么分。邓小平同志非常务实,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没有考虑完全平均。

平均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

如果把法律看作公式,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一些,把不同的数值带进公式,可以得出不同的值,这就是完全理性的观念,也可以说,从数学角度讲平等比从哲学或政治学角度讲得更清楚。文字很简单,我们要从模型上去思考。

中国儒家思想有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”的主张,也有“仁义礼智信”等价值,但这些价值强调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:

仁者,爱人,体现互助、互存、互爱;

义,本是指合时宜之意,个人要服从群体的规范要求;

礼,最初用于宗教仪式,而后用于人与身份对应的规则要求;

智,明是非、曲直、邪正、真妄;

信,就是诚,是无欺,也是人与人的关系。

二、西方文明的五个历史构成和西方的边界

今天的全球,无论是价值观,还是科学技术,或者政治组织、经济组织方面,基本都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或者是在西方的意义上。

当然,这是一个事实判断,不是一个价值判断。实际上,我们正在走不同的道路。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。

而且,在人生境界上的追求或审美追求上还有多元化的空间。

那什么是西方?

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文化是西方文化或者这个国家是西方国家呢?

1.西方文明的五个历史构成

西方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5个阶段,每一个阶段都为西方文化贡献了一个伟大的东西,这被有的学者(尼摩)称为“西方的五大奇迹”。

①古希腊:城邦与科学

古希腊,特别是雅典为西方文明贡献了城邦和科学。

在雅典城邦之前,希腊处于迈锡尼神权王朝的统治时期,最高统治者是三权合一的,他既是最高的司法官,也是最高的军事长官,还是最高的祭祀。既负责与上天沟通,又负责处理人间的所有事情,还要处理与其它国家的关系。

神圣王权时期的政治是秘密,不能公共讨论,因为政治是帝王家事,所以在那个时期很专权。出于一些偶然的机缘,到了城邦时期,政治就变了,城邦是所有公民共有的,城邦的事情公民都可以到广场上去讨论,苏格拉底经常到雅典的广场上去见青年人,在城邦的意义上才有广场。

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:政治乃众人之事。孙中山明确把它从西方引进过来,作为辛亥革命的价值。因为政治是大家的事情,所以所有政治的事情都应该公开。

因此,只要有议会的国家,议会的大多数话题都是公开讨论的。

古希腊时期,希腊是地理和文化概念,不是国家概念。古希腊包括地中海沿岸,包括小亚细亚(今土耳其亚洲部分),还包括意大利,甚至到了埃及的北岸。

希腊人到其它地方经商,定居下来,娶了当地的女子,生了孩子,慢慢地又发展为一个城邦,希腊各个城邦与母邦是友好、平等的关系。

“殖民”有两个意义:一是近代西方殖民;另一种的希腊殖民。

前一个殖民是帝国主义的,中心化的;后一种殖民相对而言要友好得多,希腊人主张政治分裂主义、无中心主义,殖民地的人不一定听母邦的,它和母邦只有经济往来和法律关系,没有政治隶属关系,只要文化认同就可以了。

古希腊的第二个贡献是科学。西方人(包括薛定谔和爱因斯坦)认为科学只能在古代希腊产生,特别是只能在雅典产生。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特点——愿意为了真理而争议,不是为了实用,实用的东西产生不了科学。

因此数学、逻辑学、语法学才容易发展起来。

柏拉图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,他创立了柏拉图学院,在柏拉图学园门口,上面写着:不懂几何者,不得入内。这显示出他们对数学和理性思维的重视。没有这些理念,就不会有今天的自然科技。

当然,从世界科学技术史来看,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为了四大模式:

第一,古希腊模式,为了真理而寻求真理,不为实用而寻求真理;

第二,古巴伦模式,它和中国的模式比较相似,政府资助实用研究;

第三,希腊化模式,是希腊模式和古巴比伦模式的融合,政府资助的同时,也推广希腊的自由空间;

第四,二战后科学技术开始大规模与经济、商业的结合,美国现在就是国家支持加上商业模式来发展科技。

政治是众人之事,科学是为了真理而真理,这两个是古希腊对西方的重大贡献,是西方重要的文化基因。

②古罗马:私法与人文主义

古罗马时期提出了私法,其有别于公法。公法是处理政治实体之间的关系,私法是处理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。

罗马的民法典是世界性的大贡献。

从面积来说,虽然罗马跨越了亚欧非三大洲,面积却赶不上唐朝统治的疆域,不过其统治的区域都是世界级的大文明,包括希腊文明、两河流域文明、埃及文明,甚至包括了阿拉伯语的文明。

作为一个强大的文明,罗马帝国对周边的辐射、对世界的影响要大得多。

罗马私法通过法律规范了人与人的关系,同时也形成了“人格”的观点。什么是“我”?“我”是由属于我的东西规定的。

私法首先把每个人的财产规定好了,通过财产的认定慢慢地确认自己是谁,“我”是谁,是通过我的财产和拥有物来确定的。

罗马私法的意义在于把人的世俗财富规定得很好,通过世俗财富的规定让普通人建立一个人格管理。

在特别原始的文明中,你创造财富或者丢掉财富的时候都无所谓。

这种所有权的观念,不但可以跨越时间,还也可以跨越空间,可以跨越文化。因此,对“我”的认识就会进一步强化。

③圣 经

圣 经伦理学的要点是让人们接受苦难。在此之前,无论是古希腊还是罗马,普通人还是希望快乐一点,特别是肉体的快乐。

罗马后期的皇帝荒淫无度,他们皇权在手,别人也不反对他,想干的事情几乎都能干起来。他们不学哲学,也不学科学,因此想象力也比较贫乏,只能去满足身体的欲望。

这个时期,不仅皇帝,包括民间都沉浸于肉体的快乐,他们没有远大理想,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他们的心智已经不开放了,也没有接触到让他心智开放的人。

他们没有这种观念——我们是什么样的人,不是我们的身体,而是我们大脑的想法。因此即便有先进的观念进来也不愿学,在观念上自我封闭。

身体对我们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随时产生快乐。最难的是让大脑产生新的欲望,所以人一定要开悟。

没有追求的西罗马帝国很快被北方的日耳曼帝国打败了(东罗马帝国并没有灭亡)。黑暗的中世纪,指的是西罗马帝国,也就是今天的西欧,今天的世界长期以来也主要是由西欧及西欧延伸出来的美国所主导。

北方的日尔曼人生活比较艰苦,必须要拥有健康的体魄,动物类食物也吃得多,打起仗来特别厉害。他们有句口号:凡是能通过流血得到的,绝不通过流汗得到。因此,也不屑于农耕劳作。

而这样一群茹毛饮血的、野蛮凶狠的日耳曼人居然被手无寸铁的基督教教化了。

他们是怎么被教化的?

圣 经首先向普通人灌输的思想是时间是向前发展的,此前的西方历史要么循环,要么堕落,西方经历了黄金时代、白银时代、青铜时代、黑铁时代,越来越堕落。

到了圣 经的时候,时间向前发展,未来会越来越进步。

为什么会进步?

因为上帝在前面等着你。此时,日耳曼人开始接受向前发展的时间观,开始接受进步的时间观。

圣 经还通过宗教告诉普通人应该接受现实世界的苦难,因为接受现实的苦难是进入天国的资本。孟子也有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”的说法,也是让我们接受苦难。因为时间是向前发展的,因为还有希望,所以对于苦难就很容易接受。

④11-13世纪的教皇革命

西方有三座圣城,雅典、罗马和耶路撒冷,三者通过11-13世纪的教皇革命融为一体。

经过圣 经,西方人觉得自己得到拯救,不一定靠努力,而主要是靠对苦难的忍受。中世纪的基督徒有一种普遍做法——寂静主义,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堕落了,什么事情也不能干,做得越多错得越多,干脆不做,不做就不会作恶,但不作恶上帝也不一定让你进天堂,因为上帝选谁进天堂不是根据你的努力成就来算的,而是上帝自己选的。

这个时候,努力也没有用,而且努力越多,错得越多。

直到11-13世纪,教皇革命的时候,就换了一种说法,要进天堂,主要看你的功业,你为教会干了什么。

因此,进天堂的资格要通过世俗的成功,但人在世俗成功之中有“罪恶”,要消除这些罪恶,就要购买教会的“赎罪券”,买了“赎罪券”不一定上天堂,至少可以不下地狱,可以通过炼狱重新进天堂。

为了美好的未来,希腊的科学和古罗马的法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。

在这个时期,古希腊的城邦思想和科学性,古罗马的私法和人文主义,圣 经强调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进天堂。为了进天堂,这些要素开始统一起来。

⑤近代:自由的兴起(理智、政治和经济)

近代的自由包括理智自由、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。

按照西方的说法,基督教为其做了大量准备。西方一直是二元分离的,即教权和政权是分离的。

圣 经中也有大量描述,宗教的圣徒见了国王不用下跪,他们和国王是平起平坐的,而且还可以训斥国王。

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近代意义上的自由在基督教的文化中容易产生。个人的努力在法律上被保护,在理性上可实现,自由的基础就有了。

2.西方的边界

①核心西方国家

核心西方国家的重要特征是都经历过西方的5个历史阶段。

核心西方国家是西欧国家及其建立的殖民地,这些近代殖民地与西欧国家是从属关系。

②接近西方的国家

接近西方的国家是未能完全经历以上五大奇迹的国家。

首先是东正教国家,如俄罗斯、乌克兰等。

东正教更接近原始的基督教,带有原始的神秘性和非理性。没有经历教皇革命,近代自由革命也完成得不好,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在宗教基础上对王权进行限制。

其次是中欧和拉美国家。南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的殖民地,他们在建立这些殖民地的时候,近代自由革命还没开始或者刚开始。

因此,对自由的传播来说,南美比俄罗斯更为系统。中欧地区的国家也没有经历过教皇革命,自由民主也就缺失了,离西方也就远了。

然后就是以色列,它到底属不属于西方国家?是非常困难的话题。

③阿拉伯-穆斯林 世界

阿拉伯世界离西方更远了,它们和西方的唯一联系是圣 经。

亚伯拉罕被认为是基督教的先知,也被伊斯兰教认为是先知,但伊斯兰教把亚伯拉罕翻译为易卜拉欣,他们实际是同一个人。

④其它文明

就算在物质方面非常相似,但无形的文化让中国离西方更远。

日本比中国更接近西方,但日本对自己的文化非常自信,在文化上坚决不融入西方,而在政治制度、法律制度方面融入了进去。

韩国比日本更接近西方,韩国民间基本被基督教教化了。

三、近代自由:理智、政治、经济

西方的自由包括政治自由、经济自由和理智自由,其基础是思想要自由,只有思想自由了才会有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。思想不自由,经济自由还可以达到,但政治自由只是幻觉。

1.自由的漫长之路

西方一开始也没有那么自由,古希腊时有相对自由,经过漫长的时间忘了自由,然后通过文艺复兴运动来复兴以前的古希腊文化。因此,在某种意义上,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中断,但整体的文明没有中断。

从中世纪的阿伯拉尔、吕勒、库萨的尼古拉,到16世纪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、蒙田,和随后的格劳秀斯、洛克、伏尔泰都主张要宽容。

大家之所以要宽容,是因为大家相信多元批评和理智自由是有益的。

弥尔顿吹响了启蒙运动的号角。康德提出了“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!” 的启蒙思想:要摆脱你自愿依附的状态,你本可以独立思考,你不愿意,其实你行的,你是独立的。

所以,首先要勇敢;其次,要运用理性;然后,要公开,不只是心里自己想,也不是给某些人说;最后,具有公共性,必须让对方理解你,在理解你的基础上支持你。

哲学从古希腊开始,科学也只能从古希腊开始,而不是从别的地方开始,是因为古希腊的哲学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:

第一,他们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;

第二,他们愿意为自己公开表达的观点寻找支持。

一定要有观点,但也要有观点的支持。重要的是对观点的支持,而不是观点;重要的是立场,而不是对立场的支持。

什么是思想?

思想是观点之间的关系,思想不是简单表态,也不是拉帮结派。

简单表达就会表现为金句,过分相信金句会让我们走进死胡同,因为有可能是修辞打动了我,而不是因为其中蕴含的真理。

什么是深刻呢?

一句话有另一句话来支持,另一句话还有第三句话来支持。

深刻就是对思想的支持链条足够长。

理智自由主义的要点是多元批评和理智。

它可以为思想提供足够的支持链条,科学就是支持的链条足够稳固,链条的末端是公理或观察事实。

公理不一定正确,公理是我们找不到支持的基础,只能相信。事实呢,当然也不得不相信。

批评的多元主义会创造秩序,而不是毁灭秩序。

马斯克在公司里就要求员工和他自己质疑每一条规定,直到事实证明这个规定是对的。这就是典型的西方精神,典型的理性精神。理性精神首要是怀疑,必须为规定要找到足够的支持。

马斯克在造Space X的时候,军方有许多规定,马斯克质疑这些规定,他认为,让火箭上天的,不是军方,而是物理学。原来火箭上一个空调的成本是300多万美元,结果马斯克让团队改造商用空调装了上去,也没什么问题。

因为造火箭是一件科学的事情,要听物理学家的,而不是听军方或者NASA或者法律的。

21世纪的人,必须接受所有人类最优秀的文明熏陶,而不是接受我们最喜欢的文明的熏陶。马斯克也说,我不希望我的工作团队爱我,因为爱我没有用,大家一起为梦想加油,一起成功才最重要。

如果我们要想了不起,就要干一些伟大的事情,必须要看到不同的未来,大家躺平或者追求平凡是不行的。

2.理智自由主义的部分重要观点

其一:基本预设,每个人的理性都是有限的,都可能犯错。

其二:最聪明的人或者最有权势者也不例外。

托勒密王曾经问欧几里得,除了他的《几何原本》之外,还有没有其他学习几何的捷径。欧几里得回答:“在几何里,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。”

其三,自由与多元批评是防止错误的有效手段。

其四,一个观点被视为真实,它必须是可反驳的,同时又是无法驳倒的。

西学的一个特征是但凡主张都可以证明,可以让你明白,真正的明白是让他人明白。

怎么让别人明白?

用复述的方式,不是简单按时间顺序的复述,而是按逻辑重构来复述,也就是二次表达。

一次表达上不了层次,二次表达才能有更深的思考。

科学是可以证伪的,它会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前提下是对的,什么前提下是错的。人类关于生命的交代和生活的策略其底层基础不一样,生活的策略可以科学解释,而生命的交代不能用科学解释,因为它会告诉你没有意义。

其五,既需要个人自由,也需要体制自由。因为科学发展分成两个部分:范式革命和常规科学。

理智自由为了防止犯错,所以需要个人自由,个人自由可以相互纠错。但在一个原生家庭中,气氛很诡异,孩子可能不说话了。

一个企业也是这样,需要有体制自由,要有制度保证大家能够自由地说话,特别是让干活的人说话,因为他会让你得到更多真实的信息。

体制自由还有一个表现,敢于推翻自己,这涉及到科学发展的两个部分:范式革命阶段和常规科学阶段。绝大多数科学家是解题家,而人类顶级的科学家都是出题者,其次是为解题提供工具的人,最后才是解题的人。

科学的范式革命是把科学基础颠覆掉,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颠覆,量子力学是对经典科学的颠覆。

如果科学不允许被颠覆,那就成了科学的教徒。

牛顿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,也是伟大的数学家之一,但在牛顿死后七八十年,英国的数学都没多大的进步,就是因为无人敢来反对牛顿。

任何制度、任何科学范式,都是可以解题的。按照科学哲学的说法,过时的科学范式从来没有死,永远也不会死,也无法证明它彻底错了,它依然可以解题。

其六,国家犹如科学范式,无法从内部有效组织根本性批评,必须允许外部公民社会和公共辩论存在。

如果没有体制性的自由,如果没有法律保证,你反对的每一句话都在伤害你身边的人,因为你的身边的人都靠这个体制在活。

我们不要看西方普通民众的观点,而要看西方的精英怎么思考。他们才是决定西方文明的方向的人。

其七,批评并不导致怀疑论和相对主义,因为所有的真理在局部和当时都是真理。

其八,理智自由带来了科学的迅速发展。中世纪大学拥有相对的自主权(以腓特烈一世给博洛尼亚大学师生以学术自由权为代表);16-17世纪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影响下,形成了新的个体性研究网络和新的学术机构(法兰西学院等),扩大了自由度;18世纪,科学院出现。

以荷兰为代表,出现了出版自由;19世纪,教会和政府审查越来越松,科研自由确立。德国洪堡的大学改革。新闻自由、宗教宽容(1819年,英国允许信仰天主教)。

大学分为三种类型:德国洪堡一类的研究型大学;英国的博雅教育,培养绅士;美国的实用技术教育。一般来说,现代大学把三者融为了一体。

其九,理智自由主义的本质:这种信仰成为西方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与科学研究相关的价值观和态度,即知识的诚实、精确和客观的证明、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望、百科全书式的野心,以及对权威论证的绝对拒绝。

其十,理智自由的独特性:这一切都只发生在西方;而在其他地方,直到最近才受到西方的影响。

3.政治自由主义(民主)

在某种意义上,民主=政治自由主义;即政治决策的自由与多元。

社会如同精神与科学,需要多元的自由,尊重个人意见的自由政体优于封闭的寡头政体,更优于专制。

①民主的四个背景要素

首先,要有文化知识,没有知识的民主非常危险;其次,个人价值。一人一票是个人价值的最好体现;然后,法律价值,要在法律框架内考虑民主;最后,有限理性,是人就会犯错。

缺少任何一个要素,民主就不会行之有效。在缺少法律价值的情况下,民主就会成为暴君的手段。

②基督教为王权接受有限理性创造了条件

古代君权神授说,某些人是众神选民,他们的才能或运气更好,更不容易犯错。而《圣 经》为质疑王权提供了大量文本:希伯来先知到王宫质询国王,国王并不能驱逐他;王权跟灵魂得救无关;耶 稣名言——上帝的归上帝,凯撒的归凯撒。

现实历史中,法国胡格诺派、荷兰起义者、英国清教徒、美国革命的宣讲者,都是“唯独圣 经”的加尔文派成员或者受到了影响。

他们相信“圣人”(社会精英),却不相信君主和国家。

有一种观点认为,基督教协助完成了世俗国家的非神圣化。

③托克维尔《论美国的民主》

美国民主最大的特征是地方自治,因为美国太大了,不能做到完全自治。

希腊城邦,城市很小才可以,因此,每个自治的州就相当于一个城邦。美国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,每一个州就是一个国家,只是外交权和军事权有限,其它都是独立的,每个州有每个州的警察,每个镇有每个镇的警察。

美国是一个人工造成的文明,是一个二次文明。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二次文明是雅典文明(希腊文明),是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两个文明基础上形成的,所以特别发达。

美国是在英国文明和西欧文明基础上新建立的文明,发展起来也没有历史包袱,所以也特别快。

地区自治是因为生活在一起,要讨论大家的事情;公民结社单纯是因为兴趣在一起;宗教信仰是美国民主的基础。

这三个要素在现代公司中也有类似的情形:公民结社相当于项目组,因为项目在一起;地方自治相当于分公司;而宗教信仰相当于企业的文化。

4.经济自由主义的部分观点

经济发展具有道德含义,因为它可以结束贫困、消除暴力,资源的最有效分配来自于市场多元主体共同形成的,而不是某个权力机构的命令。国家只是市场秩序的保护者。自由的市场经济带来了工业革命。

2011年《美国经济评论》评出了100年发展最有影响的20篇文章,哈耶克的《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》是其中之一。

他在文章中指出:在经济活动中,局部知识和局部信息通过分散决策与自由选择,并通过公共信号过程,就可以达到效源的有效分置。全局的、专家知识反倒没有那么有效率。后者是计划经济的直觉。

现在的分布式计算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向市场学习,在有数据的地方(端)就开始计算,并进行决策,而不是把数据运送到集中的地方进行计算,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