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中欧商业评论”(ID:ceibs-cbr)。
作者 | 蔺 雷 清华大学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双博士后,“中国创业三部曲”作者
责编 | 尹晓琳
失败的价值不需要成功来背书,所有失败都有可能成为“反败资本”。
商界和投资界有不少痴迷于“失败学”的大佬,原因在于从失败中能“榨取”实打实的经济价值。
在有一年的巴菲特年会上,有人问芒格,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。芒格答:失败。他总是拼命想搞清楚失败在哪里,然后努力躲开它。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也是知名的“失败学”爱好者,2017年他甚至创办了“真格基金失败研修院”,学员仅限烧光过投资机构300万以上的创业“失败者”。
在最新出版的《反败资本》一书的推荐序言中,徐小平很体恤地把创业失败者称为“阶段性不成功者”——在枪声停息、硝烟散尽、打扫战场时,汲取教训、萃取智慧、获得启示……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
书中提出一种崭新的资本,即反败为胜的资本。
现在让马云、任正非、曹德旺们再复制一次自己,大佬们能做到吗?几乎不可能。原因很简单,场景、时间、趋势都发生了变化。正因如此,市面上的成功学往往去场景化、去时间化。
而且,成功是多因一果的,当我们归纳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原因,常常陷入“归因谬误”中——成功是一个结果,而导致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,其中每一个原因都不能构成成功的充分条件。
所以成功学在很多时候沦为一种令人舒适的娱乐方式,比如编成电视剧、电影,在别人的故事里体验一把成功,看时亢奋,看完就什么都没有了。
研修失败、败中制胜则不同。失败也是多因一果,但其中任何一个失败的因,都足以构成失败的充分条件。《反败资本》一书的作者蔺雷访谈了110多位创业失败者,从一个又一个的案例中,发现那些致命的、导致失败的错误和缺陷。
古人将这种情形称为“渡海浮囊”,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气体,人们把它系在腰间充当防溺之物,不管这个渡海浮囊有多严实,只要用针扎一下,靠它渡海的人就会被淹死。古代各种经论以浮囊喻指戒律,奉持禁戒则其心坚固,譬如渡海之人护惜浮囊,惟恐命丧,丝毫不懈。
这正是蔺雷做“失败学”研究的出发点。成功不可复制,失败或可避免。“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是从成功中学到的数倍,为何不赶紧闭上你那渴望成功的迷乱之眼,睁开冷静反败的理性之眸?”
在他看来,失败过的人蕴含着巨大的能量。从失败中攫取价值、收获理性,才是最该走的“捷径”。这不只事关每一个创业者,更是全社会在试错后的良性回调与深度进化。
一直以保守出名的欧洲近年来也开始培育失败文化。芬兰自2010年起设立“国际失败日”,鼓励全世界人民“自曝己短”,释放内心的压力,摆脱对失败的恐惧,甚至还发布了一份详细的“失败指南”,在社交媒体上“晒失败”变成了全民流行。
一位知名投资人曾经评论:“在选择投资对象时,大家总说要看人。看什么?各有各的道理。我是一定要看心性天花板的。要么天空是极限(有远见),要么早认怂。认怂也是生产力,是一种从低谷反弹的能力。”
毫无疑问失败是有成本的,成本即消耗。蔺雷说,创业者在失败后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两类成本:心理成本和财务成本,也就是压抑、沮丧的精神状态和一身债务。但这只是“显性成本”。
一旦创业者选择逃避,不敢提及失败、反思失败,而是像鸵鸟一样将头埋入沙子中,装作什么也没发生,就会带来三个严重后果:
一是额外的风险成本,比如个人品牌的贬值和个人信用的丧失;
二是高昂的机会成本,让潜在的反败机会白白错失;
三是逃避本身最终会演变为一种无形的压力,处理不当就会把整个人压垮。
蔺雷把因为逃避失败而产生的各种后续成本统称为“逃避成本”。显然,这是一种隐藏得更深、危害更大的“隐性成本”。所以,败了也别逃避,至少你不会给自己徒增各种隐性成本。他由此总结出一个简单的失败成本公式——
失败成本=心理成本+财务成本+逃避成本。
失败成本如何变为反败资本?
2018年3月,王宝强被评为金扫帚奖“最令人失望导演”。一直以来,明星对这个奖都避之唯恐不及。没想到,王宝强不仅亲自领奖,还在台上承认自己欠观众一句道歉,之所以来领奖,是因为热爱和尊重电影。网友纷纷点赞:“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,才能进步。”
不论是无意为之,还是有意策划,王宝强敢于直面失败,用一种智慧的方法将潜在的负面影响变成终身受益的正向价值。
“很多人对待失败缺乏‘价值逻辑’,把失败当作负面成本,忽略了背后蕴含的机会和价值。”蔺雷说。钱能生钱,这个钱就是金融资本;人才给企业创造价值,这些人就是人力资本;凡是能创造新价值的东西,都可以看作一种资本。失败中蕴含着创业者翻盘所需的知识、经验、心智等价值,便是反败资本。
但注意,失败并非天然就是资本。不经历刻意和痛苦的学习,失败永远只是成本。这两者之间有个剪刀差,用公式表达就是反败资本=失败学习收益-失败学习成本。差额越大,反败资本越高。
如何将失败知识化?向失败学什么呢?“善败者不亡。”高手会直击失败者的三类致命点:一是意识不到的能力短板,二是习以为常的习惯障碍,三是必须弥补的心智黑洞。
克服自己的能力短板,才能做到让自己真正专业并形成壁垒;清除自己的习惯障碍,才能形成稳定的积累和持续的输出;弥补自己的心智黑洞,才能实现认知的突破、三观的更新。
在蔺雷看来,高手似剑客,反败资本似剑道,能力、习惯、心智便是失败后创业者要修炼的三个方面。
能力资本——手中有剑:从失败中获取以前没有的、能够举一反三的经验、知识和技能,弥补自己的能力短板,并保存到创业基因库中。比如学会如何寻找止损点,懂得如何正确抗压,知道怎样维持和放大重要关系。这很像剑客,虽然比武失利,却从对手那里学到很多厉害实用的招数,丰富了剑术库。
惯力资本——心中有剑:从失败中认清自己在性格和行事方式上的不足,刻意练习打破习惯障碍,形成新的行为模式。比如,建立一种新的时间和精力管理模式,形成高效的行为方式等。这就像剑客从上次失利中发现自己出招有很多坏习惯和小瑕疵,通过练习改变用剑习惯,终身受益。
心力资本——人剑合一:从失败中发现心智黑洞,突破原有认知思维的限制,提升看待事物的洞察力和认知世界的格局,形成长期正向的价值观。《神雕侠侣》中说“重剑无锋,大巧不工”,意即真正的剑技并不依靠剑锋,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,草木竹虫皆可为兵器,出手浑然天成,甚至不战而胜。
能力、惯力、心力三力合一,即为反败三角。每个创业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反败三角,代表着反败的终极合力。高手间的比拼,就是反败三角的边长和面积的较量,边长比的是单个力的极限,面积拼的是三个力的合力。
在直播兴起初期,徐小平曾推荐一位传媒界大公司高管加入一家创业直播公司。后来那家公司黄了,但这位朋友离开公司之时,直播行业的头部公司纷纷抛出橄榄枝,邀请他去做高管。他在一家“失败”的创业公司中,积累了扎实的反败三角,实现了职场飞跃。
管理学中的“比伦定律”告诉我们,若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经历,说明你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。
你我皆凡人,失败是一种日常,人人都要反败,而创业者是反败痕迹最重、反败过程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。所以蔺雷试图通过刻画创业者群体,描绘浮世绘般的反败画像,呈现一个反败的“量子纠缠场”。
输赢不是一次博弈,而是连续做出判断。只有在一次次试错中,才能对预判不断做确认、调整和优化,然后继续博弈。不直面失败,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连续判断和重复修正的机会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连续判断和重复修正必须是长期的,只能源于多次试错和与之相伴的失败。
《创业维艰》的作者本·霍洛维茨说:“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,只有3天是顺境,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。”
值得吗?“创业者其实是把痛苦的时间压缩了,就像一块压缩饼干,可能在一两年内忍受别人10~20年的痛苦,但是后面整个人就不一样了,这个世界是平衡的。”蔺雷说:“创业者的能力是最宝贵的,他们是真正从0干到1的人,经历了普通人几辈子都不会碰到的事。所有失败的教训都是为未来成功而储备的潜能量。但若你没有勇气去反败,一直把从失败中磨砺出来的能力隐藏起来而不去释放它,那就白白失败了。”
有太多同样经历失败的人就在我们身边,只不过,他们看上去风轻云淡,全无败相,这些人有两样独特的心理武器:一是敢于认败,二是决不服败。
在连续5年近距离跟踪和贴身观察创业的基础上,蔺雷总结了“反败曲线”。提前知道反败全程的价值在于,跳出大量认知的梗阻点,做到心中有数。
创业的失败和反败过程都不是瞬间完成的,而是逐渐发生的。大致分为三个时期:
先是创业下坠期,会出现止损决策,这既是止损点,也是反败起点。
后面紧跟着失败逃避期,进入至暗时刻,心理收益会逐步增加,渐渐抵消原来的心理成本。它并不是一路向上的,因为创业者的心理起伏和煎熬过程不会一帆风顺,而是在反复纠结。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、跌宕起伏,在心境的大起大落中缓慢但坚定地回归。
直到最后的失败拥抱&跃升期,不断进化能力、重塑惯力、修炼心力,窗户纸逐层捅破。
市面上最常见的对于失败的讨论,往往是“已经成功”的创业者、企业家嬉笑怒骂中调侃失败的过往,谈笑间失败灰飞烟灭,一笑泯恩仇。但失败的价值不需要成功来背书。所有失败都可能成为“反败资本”。正如史玉柱所说:“人这动物啊,每成功一次,智商就下降一截;每失败一次,智商就上升一截。”